随着杰森・塔图姆因跟腱断裂赛季报销,波士顿凯尔特人正经历着自 2013 年重建以来最严峻的财务寒冬。根据最新薪资数据,绿军目前薪资总额超出奢侈税线 940 万美元,若进一步操作将薪资压至税线以下,可再节省 4000 万美元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刚刚捧起最佳第六人奖杯的佩顿・普理查德,正成为管理层 "财务优化" 的最后牺牲品。
一、薪资悬崖下的生存法则
凯尔特人今夏已通过三笔重磅交易完成薪资大瘦身:将霍勒迪送往开拓者、波尔津吉斯交易至老鹰、尼昂送至爵士,累计节省 3.01 亿美元。但即便如此,球队仍需在 8 月 31 日前完成最终阵容调整 —— 目前 14 人名单中,普理查德的 723 万美元合同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。
"普理查德的市场价值充满不确定性,但为了避税,凯尔特人必须送走他。" 随队记者 Brian Robb 在最新专栏中直言。这位 27 岁的后卫上赛季场均贡献 14.3 分 3.8 篮板 3.5 助攻,三分命中率高达 40.7%,是联盟性价比最高的替补球员之一(4 年 3000 万合同)。但在重复奢侈税规则下,凯尔特人每保留 1 美元薪资,实际支出将放大至 8 美元。
更严峻的是,塔图姆的重伤让球队彻底失去争冠希望。管理层已决定采取 "过渡年" 策略:2025-26 赛季目标从卫冕转为培养新人,这直接导致普理查德这类即战力球员失去战略价值。
二、空缺席位的终极算计
除了交易普理查德,凯尔特人还计划采取极端措施 —— 空出最后一个阵容名额以节省开支。根据 Robb 的独家消息,球队倾向于维持 13 名健康球员 + 3 名双向合同球员的配置,而非签下底薪老将。
这种操作的财务逻辑清晰:每空出一个名额,可节省约 200 万美元薪资 + 1600 万美元奢侈税(按重复税率计算)。更关键的是,凯尔特人目前拥有三名双向合同球员(舒尔加、诺里斯、路易斯),他们在常规赛可随时转正填补伤病缺口,既保证阵容弹性又无需支付全额薪水。
"这是管理层的无奈之举。" 薪资专家 Bobby Marks 分析称,"空缺席位虽会削弱轮换深度,但在塔图姆缺阵的情况下,绿军本就不具备季后赛竞争力,省钱才是第一要务。"
三、交易背后的连锁反应
普理查德的潜在离队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首先,凯尔特人需在交易中避免接收长期合同 —— 管理层明确要求 "只出不进",这极大限制了交易选项。目前最可能的方案是将他送往薪资空间充裕的重建球队,例如活塞或马刺,换取到期合同和次轮签。
其次,球队替补席将面临重组。普理查德离队后,安芬尼・西蒙斯(2770 万)和德里克・怀特(2810 万)将承担更多持球任务,但两人合计 5580 万美元的薪资占比,反而让薪资结构更加畸形。更尴尬的是,凯尔特人目前仅剩 220 万美元薪资空间,难以签下合格替补控卫。
值得注意的是,凯尔特人还在酝酿后续操作。若成功签下本・西蒙斯(球员选项未决定),球队可能在揭幕战前再裁掉一份合同以维持 14 人名单。这种 "拆东墙补西墙" 的策略,凸显出管理层在薪资迷宫中的挣扎。
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四、历史魔咒与未来困局
普理查德的最佳第六人奖杯,此刻却成为交易的催命符。自 1983 年设立该奖项以来,凯尔特人从未在球员获奖赛季夺冠,最近一次接近是 2024 年布罗格登获奖后止步东决。这种 "最佳第六人诅咒",似乎正以最残酷的方式应验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凯尔特人正透支未来竞争力。普理查德的合同要到 2028 年才到期,其巅峰期本可与塔图姆、布朗重叠。但为了短期避税,管理层不得不提前切割这一优质资产。这种 "用未来换现在" 的操作,与 2013 年交易皮尔斯、加内特的重建策略如出一辙,却背负着截然不同的舆论压力。
目前,凯尔特人仍握有 2250 万美元交易特例和 2026 年首轮签。但在新老板威廉・奇泽姆的成本控制指令下,这些资源更可能用于清理薪资而非补强阵容。正如 Robb 在结语中写道:"当塔图姆王者归来时,凯尔特人或许会怀念这个夏天送走的,不只是普理查德,还有最后的夺冠窗口期。"
这场由奢侈税引发的阵容地震,最终将如何改写绿军的命运?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在 NBA 的商业逻辑面前,即便是最佳第六人,也不过是薪资报表上的一个数字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