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
  • Home
  • 宿茂臻:泰山青训需 “慢养” 年轻球员成长非一蹴而就

宿茂臻:泰山青训需 “慢养” 年轻球员成长非一蹴而就

2025-08-15 17:29:57 4

一、宿茂臻的青训哲学:时间与耐心的价值

作为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,宿茂臻在 2025 年 8 月 6 日接受采访时,再次强调了年轻球员培养的核心逻辑:“这些年轻队员代表着山东泰山队的未来和希望,但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,不能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。” 这一观点源于他自身的职业经历 ——16 岁入选国青队、征战世青赛的他,深知职业球员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规律。

jn江南·体育登录入口

如今的宿茂臻不仅是管理者,更是年轻球员的 “引路人”。自 2025 年 2 月上任以来,他全程参与球队竞训,尤其在韩鹏担任代理主教练后,他开始跟队提供支持,试图将青训理念融入一线队建设。他坦言:“我也是从年轻队员一步步走过来的,现在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。” 这种亲身参与的姿态,让他的观点更具说服力。

二、泰山青训的现实困境:成绩压力与人才断层的博弈

2025 赛季的泰山队正经历阵痛期:联赛半程落后前两名 11 分,足协杯 1/8 决赛出局,双线成绩崩塌迫使俱乐部加速年轻化进程。 然而,一线队新老交替的缓慢与青训 “宝藏” 无法 “变现” 的矛盾日益凸显 —— 尽管泰山 B 队在中乙联赛 5 轮不败、尹嘉熙等球员崭露头角,但史松宸、梅帅军等年轻球员在一线队的出场时间仍被压缩。

这种困境折射出中国足球的普遍问题:制度制约(青训球员首签权归属导致出场机会受限)、理念差异(国内教练习惯实时指挥,限制球员自主决策能力)以及外部竞争(优质苗子被其他平台分流)。 例如,22 岁前锋刘国宝 2025 年仅为一线队出场 2 次,最终被租借至长春亚泰;21 岁后卫杨瑞琦虽在中乙表现出色,却仍未获得稳定的一线队机会。

三、青训体系的突围路径:从 “量产” 到 “精耕”

面对挑战,泰山青训正通过 “高度一体化战略” 寻求突破。该战略自 2021 年实施以来,已取得显著成效:U19 队斩获学青会冠军,U21 梯队夺得联赛冠军,依木兰、史松宸等球员入选国青队并在亚青赛中挑起大梁。 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梯队与一线队的无缝衔接—— 韩鹏执教的 U19 队采用与一线队相同的 “高强度、高节奏、高转换” 训练模式,使史松宸等球员提前适应职业赛场的要求。

对比国际经验,泰山青训仍有提升空间。例如,弗鲁米嫩塞的青训计划将球员分为 “兴趣培养” 与 “职业发展” 两条路径,制定 150 页的个性化训练方案;马赛则根据球员身体发育节奏调整训练强度,如为身高不足的洛佩兹延缓训练阶段。 宿茂臻对此深有体会:“我们需要更精准的选材标准,不仅关注身体条件,更要挖掘技术特点。”

四、未来展望:从 “希望之星” 到 “中流砥柱”

宿茂臻在采访中透露,俱乐部已意识到青训体系的不足,并正通过增加实战机会(如安排梯队与一线队合练)、优化教练团队(邀请功勋球员参与青训)等方式进行改进。 对于球迷而言,这种改变需要时间 —— 正如亚青赛中表现出色的依木兰,尽管被赞为 “中国布斯克茨”,但在一线队仍需从替补做起。

值得期待的是,泰山青训的 “慢养” 策略已初见成效:2025 年中乙联赛,泰山 B 队以 9 分位列北区第三,距离榜首仅 1 分;依木兰、陈泽仕等球员在国字号赛事中的亮眼表现,为球队注入了新的活力。 正如宿茂臻所言:“年轻队员的成长需要球迷的包容,我们正在努力让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更扎实。”

结语

在功利足球盛行的当下,宿茂臻的 “慢养” 理念恰似一股清流。泰山青训的突围之路,不仅需要俱乐部的战略定力,更需要整个行业对足球发展规律的尊重。当依木兰们在亚青赛上展现出 “大将之风” 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成长,更是中国足球从 “青训繁花” 到 “成年硕果” 的希望。正如宿茂臻所说:“真正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,但我们已经在路上。”

宿茂臻:泰山青训需 “慢养” 年轻球员成长非一蹴而就

发表评论